您当前的位置: 网站首页 / 委员履职
完善乡村治理 树立文明乡风
   发布时间:2018-12-30    阅读量:4475

乡村振兴,乡风文明是保障。乡风文明主要以乡村为平台,文化为纽带,乡村文化建设要围绕提升农民精神面貌,培育文明乡风、良好家风、淳朴民风,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这一基本目标。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,传承发展提炼农村优秀传统文化,是乡村振兴中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。2018年县人大、政协联合开展乡村振兴调研,其中第三课题组调研内容是“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”,重点围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情况;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;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情况;有关“三农”领域改革情况等开展调研工作。现将调研情况专题报告如下:

一、赴贵州塘约村等地学习考察的情况

根据调研工作安排,88日至13日,县政协乡村振兴调研组赴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塘约村、小河湾村,湄潭县核桃坝村、金花村、龙凤村等地学习考察乡村振兴工作。调研组通过实地查看、查阅资料、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,了解了考察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些成功经验做法。

(一)乡风文明方面考察的几个村均在破陈规陋习、树立文明新风上狠下功夫。一是强化文化阵地建设。每个村都建立了乡村文化活动室、农家书屋、文化广场等,大部分村建立了村史馆,并且培育了一大批农村文艺人才和文化宣传队伍;二是倡导文明新风。全面开展“十星级文明户”“五好家庭”“道德模范”“好婆婆”“好媳妇”等评选活动,弘扬尊老爱幼、邻里和睦、勤俭持家、助人为乐等传统美德,培育良好家风、淳朴民风;三是厚植乡土文化气息。从“送文化下乡”向“种文化进村”转变,深入挖掘、培植花灯戏、龙灯、阳戏等地方文化艺术。湄潭县兴隆镇龙凤村田家沟农民自编自演的花灯戏《十谢共产党》,火遍乡村,在民间广为传唱,影响深远。     

(二)治理有效方面。塘约村从两个方面入手狠抓村级管理工作,一方面是先后制定出台《塘约村村干部百分制考评办法》、《塘约村小组长百分制管理办法》、《塘约村党员量化积分管理办法》、《塘约村村干部责任追究制度》,使村级干部、党员的管理有规可依、有章可循;另一方面通过制定《塘约村村规民约》、《塘约村“红九条”》、《塘约村村民代表大会制度》、《塘约村黑名单制度》、《塘约村整治滥办酒席制度》等,加强了村民的自我约束、自我管理。湄潭县推进法治、德治与自治有机结合,逐步提升乡村治理水平、共建和谐乡村。一是自治“有方”,整县推广“群众会+”农村治理模式,依托“院坝会”、“坝坝会”等平台,实现村民自我教育、管理和服务;二是法治“有力”。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和平安教育,用法治的思维和标准强化矛盾排查化解工作;三是德治“有效”。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,推进农民诚信建设,弘扬优良传统文化,塑造乡村德治秩序,形成“村内事、村民定、村民建、村民管”运行机制,最大限度调动群众参与建设幸福乡村、改善人居环境的积极性主动性,实现群众由“要我建、要我改”向“我要建、我要改”的转变。

二、我县乡村文化建设的现状 

(一)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设施齐全。全县建有乡镇综合文化站15个,电子阅览室53个,文化信息共享工程乡镇服务点15个,村级服务点174个,乡镇图书分馆15个,农家书屋188个。建设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31个(其中20187个),配送村级文化室设备75套(其中201818套)。

(二)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内容丰富。“送戏进万村”年演出189场次,“戏曲进校园”年演出90场次,“戏曲三进”年演出45场次,公益电影年放映2088场次,农家书屋年更新图书18800册(每个农家书屋100册),农村体育活动资金年补助20.88万元(每个行政村1200元),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维护经费年补助34.8万元(每个村级服务点2000元)。政府购买公益文化岗位38个(文化协管员28名,文物保护员10名),年补助群众文化活动专项资金80万元,年补助文化遗产专项资金70万元,年补助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资金28万元。

(三)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效。全县有馆藏文物10056件(套),不可移动文物340多处(其中省保12处,市保14处,县保41处)。汤泉乡蔡家畈、龙潭寨被国家建设部、文化部、财政部和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首批“传统村落”名录,蔡家畈古民居维修保护工程已完工并通过验收,龙潭寨古民居维修保护工程已经启动。刘家畈刘邓大军高干会议旧址和赵畇墓、西风禅寺祖师殿、大石乡抗日英烈园、龙门桥、胡氏宗祠等省保单位维修项目顺利完工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稳步推进,现有省级非遗保护项目2个,市级非遗保护项目3个,县级非遗保护项目276个。

三、当前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困境

(一)思想道德有所滑坡。勤劳致富思想、守法经营美德有所弱化,“坐、等、争、要”思想存在,少数人甘当贫困户,争享低保待遇。个别家庭不赡养老人现象时有发生,为照顾老人互相推诿,为分摊赡养费斤斤计较,闹得兄弟反目,妯娌失和、老人心寒。

(二)攀比之风日渐盛行。少数人在婚丧喜事上大操大办,比阔气、讲排场。少数村庄在红白喜事随礼上、红白喜事消费的烟酒和菜品上相互攀比,任性拉高标准,甚至倾尽所有、东挪西借,造成巨大浪费,家庭不堪重负。

  (三)进城陪读逐渐增多。在子女教育方面,有的地方本来有很好教育资源,但不少农村人还是把孩子送到县城读书,在县城租房陪读,照顾生活起居,不仅加大了家庭的经济负担,更不利于学生健康品质的培养,还因长期夫妻分居,造成家庭不稳定,滋长歪风邪气。

  (四)封建迷信仍有市场。部分乡村存在传统美德与封建迷信相互混淆,遇难求神求菩萨、干事找算命先生,抽签算命、求神、问卦等迷信活动时有发生,有的邪教披着宗教外衣进行非法敛财、非法活动,影响了社会风气,一些农民陷入其中,推波助澜,引发一些不安定因素,影响了农村社会安全稳定。

(五)丧葬复古死灰复燃。“厚葬薄养”现象比较普遍,老人在世时不管不问,可在操办丧事时,相互攀比、大肆铺张,有请阴阳道士念经超度的,有邀流行乐队地方戏班演出的,随意抛洒纸钱冥币,弄得烟熏火燎,吵得四邻不安。火化途中哀乐齐鸣鞭炮轰鸣严重扰民,火化后“二次土葬”的现象也比较普遍,既浪费了钱财,又污染了环境。

  (六)法制观念依然淡薄。黄、赌、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在少数地方沉渣泛起,少数农民目无法纪,不学法,不懂法,无政府主义严重,不关心国家、集体和他人的事,眼睛只盯着自己小圈子、小家庭,凭习惯办事,隔代教育对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有一定影响,违法犯罪有低龄化现象。

究其原因,一是对广义“文化”的认识出现了偏差。农村空心化严重,有人片面认为农耕文明所代表的是落后的生产方式、生活观念,中国要快速实现现代化,必须走城市化之路。这样畸形的观念忽略了当前乡村的客观现实,忽略了广大农民的根本诉求,也忽略了自身的历史文化。非但没有带动广大乡村,相反给农村带来了破坏,在造成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同时,也造成了农村传统文化、道德伦理的衰落、农民在精神观念上进退失据。现在,农村消失的村庄(空心村)在逐渐增多,承载着传统文化的古民居、古建筑在不断损毁,传统节日失去了以往的仪式感、归属感,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民俗、习惯、礼仪在逐渐淡化、消失,乡愁无处寄托。大量的城市化的洋楼别墅,因农民常年外出务工而人去楼空,农民不再珍惜祖辈传下来的文化,很多人失去了往日的自信和自尊,不再固守物质和文化家园,亦步亦趋地跟在城镇化列车后面踉跄前行。二是狭义上的“文化”设施与乡村自然风貌不相融不协调。美丽乡村中的文化广场千篇一律,仿效城市广场建设,基本上为水泥、钢筋、大理石结构,毫无乡土气息。就连蔡家畈的道路、广场都是现代的东西,与古民居、古建筑的风格不相协调。三是乡村文化活动的主体缺失。农村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,留守在乡村的大多是老、幼、病、残,他们无法也无力承担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。

四、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对策和建议

乡风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长期形成的行为习俗,以及处理社会关系的方式方法。乡风,有历史传承,也有推陈出新,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好的社会风气来支撑,民风顺,百业兴。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,每一项战略要求都要有好的民风作为社会保障。因此,如何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推进乡风文明建设,通过调研,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:

(一) 营造氛围,引领思想

1.做好宣传。通过张贴标语、制作公益宣传画、利用相关业务部门面对面交流等,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,全力服务村民了解党的富民政策,了解乡村振兴政策,让乡村振兴战略家喻户晓、深入人心。

2.加强教育。文化人做文化事,充分发挥文化广场、乡村大舞台等专用设施的作用,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,让乡村文明真正入耳、入脑、入心。倡导科学的生活方式,破除封建守旧思想,自觉抵制不健康的不真实的幻想以及歪风邪气,保持向上向善的好传统,从而增强人们情感认同,让老百姓明白各级党委政府一心一意为民服务,坚定跟党走有出路、跟干部走有奔头的信心和决心,增强老百姓自豪感和幸福感。

3.培育典型。把实施典型引路作为乡风文明建设的有效方法,立足农村实际,注重群众公认,依靠群众推选,树立一批丧事从简、喜事新办,家庭环境优雅整洁,生活方式健康文明的农户作为先进典型,通过不同形式、不同载体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,并由给予一定奖励,使群众在乡风文明中看得见成果,摸得着实惠,激发他们自觉参与的热情。

(二)建立制度,规范管理

1.加强领导,通力协作。要深刻认识已出台的《太湖县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实施方案》的重要意义,坚持高位推动,压实工作责任,明确各自分工职责,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,为常态化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提供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。

2.发展乡贤文化。乡贤文化是乡村文化的核心内容,是扎根于家乡的母土文化,它具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特征,又呈现出自己相对独立的个性特点,具有明显的地域性、人本性、亲善性和现实性,是教化乡里、涵育乡风文明的重要精神力量。建议出台《关于乡贤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》,充分发挥退休返乡的政府官员、耕读故土的贤人志士、德高望重的基层干部、有口皆碑的模范人物、反哺桑梓的业界精英的影响和引领作用。

3.完善“一约四会”。即村规民约、红白理事会、道德评议会、村民议事会和禁毒禁赌会,加强村民“管与治”。制定“乡规民约”应坚持农民主体地位,遵循“统筹规划、因地制宜、立足实际、宜于落实”的原则,切忌“千村一面”和“假、大、空”。特别是红白理事会应统一配备场所、有专项使用的经费、有纳入公益岗位的人员、有务实管用的制度、有内容健康的活动。同时要充分联系服务群众的作用,深入开展道德评议等活动,引导村级群众自治组织发挥引导作用,不断提升群众自我教育、自我管理、自我服务的水平,真正把规矩立起来,让风气正起来。

(三)多元实践,促进发展

1.保护特色文化留住乡愁。乡村由独特的自然环境、作物植被、生产方式、社会组织、风俗习惯、生活模式、村落格局、民居建筑、语言器具等构成了乡村的传统文化资源。我县的蔡家畈、龙潭寨已被列入国家传统村落保护名录,这两处古民居成为我县乡村文化保护传承的样板,令许许多多的外来者和本县其他乡镇艳羡。当前我县的山区乡镇还有很多民居值得保护,这些民居的保护单靠文化文物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,要与美丽乡村建设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结合起来,形成多元归一的保护格局,特别是当前的退宅还耕一定要与古村落、古民居保护相结合,不能只注重眼前利益,一拆了之,给后人留下遗憾。

2. 发挥基层文化阵地作用。完善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,提升综合文化站硬件设施,用好文化活动中心、农家书屋、乡村大舞台、民星进城、宗祠场所等各种资源,借助演艺公司、志愿服务队等平台,将地方特色传统文化生活如传统的社戏、戏曲、民俗活动予以保护继承发展,避免出现随着村落消失这些民风民俗的传统文化的“曲终人散”。

3.借助文明创建载体。结合文明单位、文明村镇、文明校园、文明家庭和好婆婆、好媳妇、身边好人、道德模范等评比活动培育文明政风、校风、家风、民风,带动乡风文明,让农民精神生活健康有趣,自觉抵制恶俗低俗,弘扬和宣传尊良俗、去低俗、除恶俗的乡土人情。

4.利用学校教育优势。学校是乡风文明建设前沿阵地,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乡风文明建设关键,要从实践养成抓起,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人生观、价值观、世界观,牢固树立有益于国家、有益于社会、有益于家庭的理想和信念,通过“小手拉大手”带动家庭和社会新风形成。

总之,在当前城镇化进程中,一些村庄的消失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,但总体上看,乡村不会全部消失,乡村的文化价值更不会消失。乡村文化建设的方向,在于把农村建设成新型农村、美丽乡村。乡风文明更要保持这种原始的、自然的、具有本土气息的乡村文化,延续历史文化脉络,这样才能真正实现“望得见山、看得到水、记得住乡愁”,才能让乡村振兴拥有更加丰富的精神内涵。


 

主办: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太湖县委员会办公室
地址:安徽省太湖县普贤路6号      电话:0556-4162258       传真:0556-4185622       电子信箱:taihuzhengxie-2258@163.com
网站备案:皖ICP备14006905号-1      技术支持:一网科技

皖公网安备 34082502000023号


意见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