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 网站首页 / 委员履职
践行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 助推基层社会治理提质增效
   发布时间:2024-06-28    来源:小池镇委员联合工作室    作者:何红彬    阅读量:2249

近年来,小池镇坚持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,积极践行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依托村党群服务中心牵头抓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,充分发挥“五老”调解组织的“第一道防线”作用,从源头上预防矛盾纠纷,努力实现“小事不出村、大事不出镇、矛盾不上交”,为推进和美乡村建设营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,其中治理成效最显著的是银山村。

银山村围绕“抓党建、促发展、惠民生、保和谐”的工作主线,建立起以村党总支为核心,党员群众代表等多元参与的乡村治理架构。制订出台了《党群议事会制度》,在全村设立29个党群议事会,不断健全完善《村规民约》、“最美家庭”等考核管理办法,新增相关条约72条。结合“四事四权”工作法,成立全县第一家“五老评”工作室,对“五老”上报的复杂问题,形成为民服务工作明细卡,集中开展问题分析、任务分办、按时结办,构建“收集汇总-研判交办-办理反馈”的工作闭环。同时,银山村还加大人居环境整治和后期管护力度,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形成“银山模式”,“实现了乡村面貌由“局部美”向“全域美”、“一时美”向“长久美”转变。

基层社会治理是一项大课题,各地对治理工作重视程度不一样,治理成效差异化明显。如:有的工作没上心,闲暇想起来才干、矛盾找上门才干、上级有检查才干,没有真心实意的去解决群众诉求;有的工作没用心,镇村两级干部,尤其是村干部有“机关化”现象,放弃了自己就在群众身边的优势,放弃了发挥网格员的作用,放弃了调动群众积极性,只求干了,不求干好;有的活动没走心,组织群众开展活动都是“三板斧”(即理论宣讲念文件、文化下乡黄梅戏、娱乐活动广场舞),活动单调,受众面窄,吸引力不够。

针对这些问题,建议如下:

一、法治保障,增强社会治理“执行力”。一要加强普法宣传。利用法德讲堂、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各类载体,开展普法宣传、矛盾化解等活动,引导群众崇法向善。二要营造法治氛围。定期组织网格员、党员群众代表开展法律知识集中培训,为网格员赋能充电,提升网格员的法治意识和法律思维,提高网格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本领,努力让“小网格”激活普法“大能量”。三要做好调研走访。下村入户,了解掌握和分析研判所在地社会稳定形势,建立健全乡(镇)、村调解网络,大力推行“情、理、法、诉”四级调解模式,积极引导群众依法化解矛盾。

二、德治润心,厚植社会治理“软实力”。一要完善村规民约。通过引导和指导群众依法修订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,推动村(居)依法自治,增强基层社会发展活力,发挥软法约束功能。二要加强宣传教育。充分发挥基层宣传阵地作用,组织开展道德模范、“身边好人好事”“优秀志愿者”评选活动,坚持以评立德,不断激发群众道德自觉。三要做好矛盾调解。将道德模范的示范作用融入矛盾纠纷化解之中,在依据法律解决纠纷的同时,融入道德教育和舆论约束,将德治建设与基层社会治理同步推进。

三、自治强基,激活社会治理“原动力”。一要深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。按照《省村务公开条例》规定公开村级事项,特别是对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公开,让群众了解、监督村()集体资产和财务收支情况。二要创新基层协商治理机制。借用“五老评”工作室、社情民意调解室等协商平台,依托乡村振兴夜校等形式,开展灵活多样的协商活动,有效保障城乡居民的知情权、参与权和监督权。三要建立健全村(居)务监督制度体系。乡镇党委政府把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摆上农村工作重要位置,增设年龄和学历上的条件限制,定期组织培训,增强履职能力,着力打造一支敢监督、善监督、能监督的队伍。

 


 

主办: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太湖县委员会办公室
地址:安徽省太湖县普贤路6号      电话:0556-4162258       传真:0556-4185622       电子信箱:taihuzhengxie-2258@163.com
网站备案:皖ICP备14006905号-1      技术支持:一网科技

皖公网安备 34082502000023号


意见反馈